因特种存款重启 债市反应过度

发布日期:2007-11-9 15:49:00

  特种存款属于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不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措施,只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补充。 我国在1987年和1988年,为了调控信贷结构,央行两次向农村信用社和央行广东分行等机构开办各50亿元特种存款。
  此次央行重启特种存款,主要面向城商行及信用联社发行,期限为3个月和1年,利率都与同期央票持平,分别为2.91%和3.44%,目的是扩大回收流动性范围和控制信贷限额。特种存款重启,主要是由于前期货币供应较多、信贷增长过快和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导致的。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不减
  根据央行第3季度金融运行报告,2007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5%,增幅比上季度末高1.3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3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07%,增幅比上季度末高1.1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 M2增速高于央行的调控目标16%,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M1虽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M2上方运行,倒剪刀差仍然较大,显示出存款活期化趋势不减,反映了市场的投资意愿继续保持活跃。
  二、信贷增长过快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7.4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90万亿元,同比增长17.13%,增幅比上季度末高0.6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11个百分点。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835亿元,同比多增635亿元。此前,央行一直以控制信贷增长为目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不明显,信贷投放未见改观。
  三、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7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1%。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67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3亿美元。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50亿美元,同比多增91亿美元。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且预计第四季度贸易顺差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平均每月约250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顺差将使央行长期面临对冲外汇占款的巨大压力。
  从年初到现在,对于回收流动性央行从未懈怠,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款利率和6次上调贷款利率、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效果却一直不明显。重启特种存款,使央行回收流动性和控制信贷限额的工具更加多样化,也拓展了控制范围。
  此次,特种存款的利率不是跟同期国债利率,而是跟同期央票利率,这也是央行一个变相的窗口指导行为,实际上也是将定向范围拓广,使定向央票发行过程中未被覆盖到的机构被纳入到央行收缩流动性的范围之内,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补充;其次,体现了央行压制短期利率上升的同时回笼流动性的决心;另外,体现了准备金率上调至历史高点之后,再上调的空间已不大,央行后期会较多选择特种存款。
  时隔20年央行重启特种存款,虽然央行并未公布特种存款的总规模,但预期不会超过一次定向央票的发行量,也即1000亿元左右。然而发行时间为10月23日,恰好与25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缴款、中石油A股预计在月底发行等事“撞车”,因此市场资金面极可能在月底经历一次较大的考验,或许将重演9月那幕,对债券市场影响较大,并已经开始显现。从周二和周三的债券招标情况来看,招标利率超乎市场预期,与二级市场严重倒挂,导致短期收益率曲线急剧拉升;另外,中小机构资金趋紧,投标量急剧减少,大机构认购也不积极,差点流标;其次,交易所市场也出现缩量下跌。
  特种存款不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措施,本意也是更好地回笼流动性和控制信贷,因此,它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也将是短暂和有限的,目前市场反应有些过度,短期债券收益率迅速上升也只是短期的。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www.dazhihui.net.cn 大智慧证劵资讯网
备案中